close

[人社OPEN講]

集結系上學長姐、校友、研究所助教等非教授或專業人士,各自在文創、歷史、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和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術心得分享,或在人文社會領域從事工作或運動的經驗小短講,短講間並未設定一貫主題,期許講者和高中生們都可以暢所欲言、碰撞與激盪!

短講結束後是自由討論時間,讓參與者有進一步討論機會。

  • 時間:2013/7/29 () 13:00-17:00
  • 地點:人社院C404教室
  • 流程:

13:00-13:05 開場
13:05-13:30 羅士哲:「合理的影響他人?」
13:30-13:55 葉書含:「意義與知識」
13:55-14:20 陳揚升,林育臣:「聽話,讓我看看!」
14:20-14:45 徐兆安:「阿宅、特務、總統:歷史學徒可以做甚麼?」
14:45-15:10 高瑋毅:「『跨國』的界限:人類在當代世界必經的通過儀式。」
(15:10~15:20 休息)
15:20~15:45 自由討論問題發想
15:45~16:45 自由討論時間
16:45~17:00 討論結果分享

  • 講者及短講內容簡介:

羅士哲(清大人社系友,推動哲學教育):「合理的影響他人?」

主題會聚焦在兩個點:

(1)哲學人眼中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2)哲學的角度如何對公共議題進行論述?

    由於我預設聽者沒有任何哲學背景,因此我希望盡量把議題簡單化,生活化。我希望盡量不要談一個具體的哲學理論,而是談論「一個受過訓練的哲學人,會怎麼樣把哲學帶進生活裡面」。
    我會先從這個主題開始:「假設世界上已經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吃了,你會選擇吃【味道像大便的咖哩】還是【味道像咖哩的大便】?」從這裡,我會試著把大家的答案抽象化,詮釋為一些人偏向「實在」,一些人偏向「感覺」。然後從這裡切入Robert Nozick的「體驗機」思想實驗。最後,討論與這主題相關的一則依藤潤二漫畫:「長夢」。
    從這段討論,聽眾大概可以瞭解,哲學人是怎麼樣(用相當缺乏幽默感的方式)看待笑話,還有怎麼樣(用相當缺乏娛樂性的方式)看待漫畫。

    關於(2)我預計從這個題目出發:哲學怎麼樣回應「不能影響到他人」這個說法?
    「不能影響到他人」這句格言,在各種討論社會議題的場合,一向是保守派手裡的一張王牌。譬如,學校裡應該有不染不燙的髮禁,不然那些奇形怪狀的髮型會影響到他人。兩個男人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擁吻,不然會影響到他人。社會運動者應該要「理性和平」,不然會影響到他人。這些說法有道理嗎?你支持或反對,會怎麼回應?我會拿我的「論影響他人的合理性」這篇文章作文討論的素材,來說明哲學在論述上的特點。

葉書含(清大中文所博班,文學與創作導論助教):意義與知識

我想從《惡童》這本書,談「意義」。惡童概述:
    書中的皮爾‧安東,體悟到沒有任何事情具有任何意義之後,決定離開學校,然後日復一日地,坐在一棵李子樹上大喊:「沒有任何事具有任何意義,因此不值得做任何努力!」引起了同學們的反感及不安,大家決定:他們要證明意義的存在。
    一座廢棄的鋸木廠,所有人把對自己別具意義的東西帶來,堆積成一座「意義之堆」。愛麗絲帶來了六歲時最心愛的娃娃,娃娃的頭被一隻德國狼犬咬壞了。她還記得當時她哭得多麼傷心。而信仰虔誠的凱恩,帶來了一本珍貴的古舊詩歌本,詩歌本前後有好幾頁已經散落不見。麗卡奧素拉則帶來一把珍珠製的梳子,梳子至少掉了兩支梳齒。而熱愛音樂的吉他男孩顏約翰帶來的,則是一卷已經壞了的披頭四錄音帶,雖然如此,他仍不捨得丟棄。其他人則是挨家挨戶地詢問,他們是否可以捐出什麼有意義的東西。然而,這樣似乎還不夠說服皮爾‧安東,還不足以證明意義的存在。
    於是大家決定,每個人必須輪流獻上自己最珍視的東西,而前一個人可以指定下一個人必須給出什麼……於是瘋狂開始滋長,就在這樣被剝奪的痛苦轉變成報復的惡性循環,從一個原本立意單純的活動,逐漸演變成一連串的背叛和暴力事件。最後有人得交出祈禱毯,有人得獻出童真,有人得截斷手指……整起發生在青少年之間的瘋狂事件,就在有人跟父母告密之後,才被成人介入而終止。警察封鎖了現場,學生們被禁足,這個故事被媒體報導之後,引起了廣大的關注,甚至有紐約的博物館想要把這意義之堆當作藝術品來展出……。

陳揚升、林育臣(清大人社院學士班):「聽話,讓我看看!」

一、語言?學?

1.學習某種語言?NO!絕對不是這樣的!(小S臉)
2.GAVAGAI!──語言機制的奧秘:能指、所指
3.嚴格意義上的語言,是人類獨有的嗎?(非洲灰鸚鵡)
4.既然不是,人類的語言為甚麼特別?
5.有語言才有了思考?是我們用語言思考?還是語言使我們思考?(數字─>計算)

二、語言解剖刀:句構分析、語料分析、語音分析

1.解剖語言是語言學基本工夫。
2.三種常見的語言種類:分析語、曲折語、黏著語。

三、歷史比較語言學:

西方脈絡的語言學是由印度—歐羅巴語系之間的比較開始,尤其是在歐洲人開始研究印度的梵語開始,這一系列中最著名的人物是英國的威廉•瓊斯。他們發現,梵語跟其他已知的歐洲古老語言,拉丁語、希臘語、甚至古波斯語都有驚人的相似,這一系列研究最終發現大半歐洲的語言都可追溯至一個古老的共同祖先—原始印歐語。這也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濫觴。

四、何不談談神奇漢語語言學?

[中國自古就有中國特色的語言學研究:各種音韻書籍]

以台灣來說,在這座島上至少同時有三種中文的後裔流傳,就是通用語(國語)、閩南語以及客家語。語言學以及歷史學的考究,告訴我們前者屬於近代漢語的範疇,後二者則是較為古老的上古、中古漢語的苗裔。但是,由於中國文字的特殊性,使得中文的語言學者遭遇到一個困境—中文所使用的文字與歐洲泛用的拼音文字相當不同,中文的文字基本上不涉及發音,而專注於表達含意,直到六書中的形聲方法開始運用之後,才有不同。因此中文的語言學研究者運用的方法與歐洲人用單詞拼法倒推的做法不同,而是使用韻文嚴格的押韻規則來倒推出韻母,詩經是其中最重要的根據。而由於中古漢語的後裔尚存(集中於中國南方,及其移民),這些現存的語言也是倒推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的重要材料。

五、呵呵 :

1.語言學可以很繁瑣,也可以很貼近生活

2.社會語言學──留意當下時代的語彙(如,呵呵、喔;或者”頗ㄏ”)

3.不是語言的語言──讓聖神降臨,我們快樂地說方言吧!(誤)

徐兆安、施淳益(清大歷史研究所,美國布朗大學):「阿宅、特務、總統:歷史學徒可以做甚麼?」

比較台美歷史差異

    你有看過以歷史學家為主角的華語電影或劇集嗎?在電影、劇集中的缺席,充分展現出台灣,以至華人社會的一種默契──讀歷史沒用,至少不配當主角。但這是各個現代國家的共同現象嗎?似乎不是。光我看過的美國電影、影集,就可以舉出三部很有趣的作品,而他們恰好能表現美國人心目中最理想化的歷史學家形象。在這次演講中,我並不是要重彈「台灣如何缺乏,美國如何豐足」「美國教我們甚麼」那種老調,因為社會背景往往是無法,亦不應複製的。我希望以這三種形象的美國社會背景,來幫助我們正視台灣歷史學徒面對的困境,思考可能的出路。

    第一部電影(其實應該是兩部)是「國家寶藏」,他告訴我們美國民間對本國歷史掌故的嚮往,以及各種相關機構如何支持民間研究者、愛好者、甚至是所謂「歷史宅」的求知慾。老一輩常有一種奇怪的論調,認為美國歷史短,講歷史是大言不慚。但他們真的有付出過心思來經營那些光輝燦爛,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嗎?近兩個十年,台灣地方文史工作有一定的成長,但始終受到學院中國史的排擠,也沒有在主流文化占得重要席位,那其實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電影是「恐懼的總和」,他告訴我們在冷戰時代至今,當代史、外國史在美國國策上的實用性。台灣的歷史行業,長期缺乏有系統的當代外國史研究。作為學者,而能在政策製定上的影響力的,往往僅限於半官方的政大國關系統,他們的立場與知識上的局限,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經營的最蓬勃的外國史,莫過於中國史了。但台灣中國史行業長期重古輕今,行內有句異常荒謬的老話「一等聰明學上古史,二等聰明學思想史,最笨的學近代史」。如此,再加上中國史行業內糾纏不清的中國情結,實在無法想像我們要如何以歷史知識來務實地面對國際上的紛爭。
    第三部是影集Falling Skies,第三季正在美國上映,在國內口碑不差。故事講述在外星人攻佔地球的「後末日」時代,一個歷史學家如何帶領人們反抗外星統治,重建美國社會,甚至成為新美國的總統。影集中的人名、事件,處處影射美國獨立戰爭的掌故。這影集不是一個簡單的「歷史學徒當領袖」的狂想。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也有歷史學畢業的副總統,應該也不差!重點應該是,在影集中,「領袖」不是隨便說了就算,他的每個決定,都要重新思考憲法的精神,而思考憲法的工具,就是歷史。在台灣的語境中,一部十分曖昧、甚至詭異的憲法,讓我們長期脫離法律,也脫離民初以來的歷史來思考我們的社會規範。這不單是歷史行業的危機,更是台灣社會的關鍵問題之一。

高瑋毅(清大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在南非的邦查阿美族人):「『跨國』的界限:人類在當代世界必經的通過儀式。」

    從小時到長大的過程,我們每一天都經歷不同的改變,這改變包含身體、智慧、知識、邏輯思考等能力。我從小是在花蓮的部落長大,對於什麼是國外?「日本」,我人生中第一個認識的國家,透過卡通影片和1990年初在台灣當時的衛視中文台播放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瘋狂的愛上日本,國小時獨自去日本觀光,當時那些跨國的經驗,對生活在部落的原住民小孩來說,變成一個同儕間羨慕的代表。你的跨國經驗呢?想必1990年代以後出生的台灣小孩,經歷到的「跨國」又是另一個層次的經驗。高中讀的是第三類組,但後來「轉行」到民族學和人類學的經驗,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知識跨界的過程,到處充滿驚喜與火花。直到研究所開始,透過碩一時到泰國的暑期田野,以及論文的正式田野地南非,直到碩士論文寫完,才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生命經驗裡,看見研究者本身的視野被一點一點的拉大,選擇人類學知識的研究,如同許多學者與前輩所說:「人類學不會讓你賺大錢,但也絕對不會讓你餓肚子!」人類學身為一個專業的知識,我認為選擇人類學不只是探究知識與生產知識的學科,而是選擇一個長遠探究人生的旅途。

    接著我將從以下的論文摘要,開始談人類學的知識:

    移民在跨國流動的社會文化現象中常引起關注與討論,但是從臺灣原住民族群切入的論述較少看見。筆者在本研究所關注的對象是在1980年代起移民非洲的花蓮南區Pangcah人。他們過去在臺灣社會是屬於勞動階層,游離在政經脈絡的底層結構,但他們彼此都有一項共同點,從居住原鄉時就是基督宗教的信徒。在遷移與發展的過程中,他們曾經在南非與賴索托的邊界設立第一間Pangcah人的長老教會,是臺灣原鄉教會的海外分會,但在1998年因為水患嚴重,當地政府決定讓該鎮居民撤離,也剷除所有建築,包含這一間教會。然而分散之後在南非各地的Pangcah人,他們繼續連結宗教動力作為理解自我Pangcah人進入全球化跨國遷移後的行動,教會作為一個社會組織如同原鄉的「家」(Luma)讓他們透過內化的「家」概念繼續推進在當地的發展。同時探討Pangcah人在其中的文化適變與宗教在跨國流動後的關係。研究取向透過Pangcah勞工離散在跨國移民中,基督宗教與Pangcah人文化適變的連結作為「家庭」發展的另一種可能。研究方法透過日常生活的參與觀察和在地特殊活動節日的實際參與工作,包含對報導人宗教信仰生活的實踐,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再現Pangcah人文化特質的觀察。訪談對象分為從臺灣遷移到非洲的Pangcah第1代、第2代,及第3代於南非當地出生的Pangcah人進行深度訪談,進一步爬梳遷移脈絡中,不同世代的Pangcah人文化邏輯、宗教觀在南非的再領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過程之建構。

 


[結語] 李丁讚教授專題演講:「新世紀的社會理論與實踐」

這是最好的時代,科技快速發展、知識倍速增長,人類社會達到史上巔峰。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更劇烈的天災、發展不均…,社會面臨重大的危機。

對這樣社會而言,大學應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具有甚麼樣的功能?

對於大學生而言,所學如何與生活接軌?對於高中生的你們,現在能做些甚麼?

  • 時間:2013/7/30(二) 09:00-11:30
  • 地點:人社院C404教室
  • 講者介紹:

李丁讚教授(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社會學博士

領域專長:文化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當代社會學理論專題、古典社會學理論

 

~ The End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3nthuhss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